1、《元大都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与地位》,该文系为1987年北京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提供的论文,约8000字,发表在《北京社会科学》1988年第3期。
2、《元大都的设计者??刘秉忠》,该文论述了刘秉忠的生平及与大都城的关系,约8000字,发表在《文史知识》1988年第5期。
3、《“析津志辑佚”点校记略》,该文在提出《析津志辑佚》一书标点失误的一些地方的同时,又对整理古籍的学术方法提出了笔者的一些见解,约8000字,发表在《首都博物馆国庆四十周年文集》,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。
4、《辽燕京地区佛教与寺院经济述略》,该文对辽代的寺院经济进行了全面的研究,约15000字左右,收入《京华旧事存真》论文集,由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。
5、《元帝国的都市生活》,该文系为1990年北京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提供的论文,约10000字左右,发表在“北京与中外古都对比研究”论文集,由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出版。
6、《元大都国子监学述略》,该文对元代国子监学的发展概况,以及在国子学中任职的学者们的活动加以较为全面的叙述,8000余字,收入《首都博物馆馆刊》第14期,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出版。
7、《略述辽金元时期北京地区的民族融合》, 该文对这个时期的民族融合主要方式加以概述,8000余字,收入“北京史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”文集,由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年出版。
8、《德治论》,系时政论文,约8000字,发表在《北京社会科学》2002年第1期。
9、《一代名相李德辉》,系为通州区举办的运河文化研讨会所撰论文,约8000字,收入《首都博物馆馆刊》第16期,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出版。
10、《北京文化史概论》,该文系本人对北京文化通史的整体思考,约20000余字,收入“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”论文集,由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出版。
11、《关于保护北京古都风貌的几个问题》,该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北京古都风貌变迁的过程,以及保护和利用的相关问题,系为“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”提供的论文,约8000余字,发表在《北京社会科学》2003年2期。
12、《元大都太庙述略》,该文论述了元代太庙的创建、变迁及其与元代政治斗争的关系等问题,8000余字,收入《首都博物馆馆刊》第17期,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出版。
13、《“北京市志稿”宗教卷述评》,该文就《北京市志稿•宗教卷》中的错误提出批评指正,约7000字左右,收入《档案与北京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由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出版。
14、《元大都的多元文化及其遗迹》,该文系为首都图书馆讲座提供的讲稿,约7000字左右,收入《漫步北京历史长河》论文集,由中国书店出版社2004年出版。
15、《金朝定鼎中都述略》,该文系为我院与北京市文物局在2003年共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提供的论文,约8000余字,收入《蓟门集》北京建都850周年论文集,由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出版。
16、《北京文化设施建设的意义及发展对策》,约20000字,收入《2008与首都文化发展》一书中,由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出版。
17、《东城区古代衙署述略》,约20000字左右,收入《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研究》一书中,由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出版。
18、《元御史台考略》,约8000余字,收入《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研究》一书中,由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出版。
19、《元明“宫词”与清“竹枝词”中北京节令风俗考略》,约10000字,载《北京社会科学》2006年第6期。